2024年,杭州市司法局紧扣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要求,坚持“1151”工作总思路,全力实施“十大法治行动”,奋力为杭州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法治杭州形成新实践
杭州在2023年度全国百城法治政府评估中排名全国第四,其中“数字法治政府”指标排名全国第一。在2024年度法治浙江考核中杭州总分位列全省第一,实现“两连冠”。组织全市1.65万名领导干部开展年度述法。3个项目入围第七届“法治政府奖”。2个案例入选全省第一批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实践范例。评选产生第二届“十大法治实践”。建立法治建设基层监测点146个,培育认定全市有辨识度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23个。
二、立法筑基支撑新发展
《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入选“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个重大影响力事件”。“杭州发挥‘小快灵’立法优势 精准服务保障‘大民生’”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高质量推进《杭州市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等14项地方立法,专项清理现行有效政府规章77件,对4件政府规章开展立法后评估。
三、法护营商打造新样板
全域实施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市区两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100%设立并投入运行,累计办理服务事项3万余件。推进全市重点产业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累计发布产业风控法务指引30件,建设风控法务服务中心(点)17个,组建150人的市合规专家库。加快杭州法务集聚区建设,杭州涉外法律服务中心、钱江新城法务集聚区、运河法务集聚区揭牌运行,黄龙法务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
四、依法行政畅通新渠道
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综合查一次”“柔性执法三清单”扩面增效,全市涉企行政检查、涉企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数量较上年分别下降30.42%、9.8%。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各区、县(市)合法性审查中心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市县两级共审查办理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协议等审查事项3143件,备案审查1577件,指导镇街一级审查100余件。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市行政复议收案1.13万件,同比增长51.18%,复议诉讼比为7.09:1,复议案件案结事了率达到91.17%。
五、矛盾纠纷化解取得新突破
深入实施“抓源促治、强基固本”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杭州市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立法,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全年化解矛盾纠纷187.57万件。“打造矛盾纠纷市场化调解机制推进商事纠纷多元预防和高效化解”项目被国务院办公厅遴选为全国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并向全国推介。
六、数字法治产出新成果
“监狱物联网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高分通过验收。数据协同治理的杭州实践在全省深化数字法治改革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行刑衔接”监督应用配套形成制度规范并优化提升62个“涉行政处罚”监督模型。“浙里调解”数智应用面向全省推广,上线全省2.9万余家调解组织。“智慧法援”项目入选司法部在全国的唯一试点。
七、公共法律服务拓宽新路径
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律师进社区(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进一步优化,全市社区(村)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15分钟内均衡可及。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4万件,法律帮助案件1.24万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8.49万人次,累计挽回经济损失4.58亿元。全市各公证机构全年办证19.9万件,“公证+互联网”预防减少车位使用权纠纷案例入选“中国公证十大影响力新闻”。
八、云端普法丰富新场景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域开展“云端普法”进园入企专项行动,累计服务企业4000余家、职工近30万人。推出全省唯一6类重点群体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学法系列读本,法治素养基准基本实现“一县一版”,新增培育法律明白人4887名,建成法治实践工作站112个。
九、涉外法治激活新动力
出台全市推进涉外法治工作、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两项实施方案,确立涉外法治年度十大重点项目。8个项目入选全省涉外法治“揭榜挂帅”项目。14家律所入选省涉外法律服务联盟成员单位,11家律所、2家公证机构和1家司法鉴定机构入选省服务业领军企业。27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114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人才库。杭州国际仲裁院挂牌成立,全年涉外仲裁案件、标的额分别同比增长70.93%、67.98%。
十、法治队伍再创新业绩
全市律师总量近1.8万人,增长9.01%,全省占比38.8%。公证、司法鉴定业务占比全省三分之一强。有序组织完成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等市级以上先进集体110个、先进个人195人次,其中,1名干部获评2024年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为全国行政执法领域首次。
政府信息公开
规划总结
索引号
002491034/2025-00035
发布机构
备注/文号
登记号
杭州市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3-20 09:39:24
浏览次数:
2024年,杭州市司法局紧扣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要求,坚持“1151”工作总思路,全力实施“十大法治行动”,奋力为杭州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法治杭州形成新实践
杭州在2023年度全国百城法治政府评估中排名全国第四,其中“数字法治政府”指标排名全国第一。在2024年度法治浙江考核中杭州总分位列全省第一,实现“两连冠”。组织全市1.65万名领导干部开展年度述法。3个项目入围第七届“法治政府奖”。2个案例入选全省第一批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实践范例。评选产生第二届“十大法治实践”。建立法治建设基层监测点146个,培育认定全市有辨识度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23个。
二、立法筑基支撑新发展
《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入选“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个重大影响力事件”。“杭州发挥‘小快灵’立法优势 精准服务保障‘大民生’”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高质量推进《杭州市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等14项地方立法,专项清理现行有效政府规章77件,对4件政府规章开展立法后评估。
三、法护营商打造新样板
全域实施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市区两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专区100%设立并投入运行,累计办理服务事项3万余件。推进全市重点产业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累计发布产业风控法务指引30件,建设风控法务服务中心(点)17个,组建150人的市合规专家库。加快杭州法务集聚区建设,杭州涉外法律服务中心、钱江新城法务集聚区、运河法务集聚区揭牌运行,黄龙法务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
四、依法行政畅通新渠道
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综合查一次”“柔性执法三清单”扩面增效,全市涉企行政检查、涉企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数量较上年分别下降30.42%、9.8%。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各区、县(市)合法性审查中心工作有序开展,全年市县两级共审查办理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协议等审查事项3143件,备案审查1577件,指导镇街一级审查100余件。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市行政复议收案1.13万件,同比增长51.18%,复议诉讼比为7.09:1,复议案件案结事了率达到91.17%。
五、矛盾纠纷化解取得新突破
深入实施“抓源促治、强基固本”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杭州市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立法,全市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全年化解矛盾纠纷187.57万件。“打造矛盾纠纷市场化调解机制推进商事纠纷多元预防和高效化解”项目被国务院办公厅遴选为全国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并向全国推介。
六、数字法治产出新成果
“监狱物联网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高分通过验收。数据协同治理的杭州实践在全省深化数字法治改革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行刑衔接”监督应用配套形成制度规范并优化提升62个“涉行政处罚”监督模型。“浙里调解”数智应用面向全省推广,上线全省2.9万余家调解组织。“智慧法援”项目入选司法部在全国的唯一试点。
七、公共法律服务拓宽新路径
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律师进社区(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法律服务站点进一步优化,全市社区(村)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15分钟内均衡可及。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4万件,法律帮助案件1.24万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8.49万人次,累计挽回经济损失4.58亿元。全市各公证机构全年办证19.9万件,“公证+互联网”预防减少车位使用权纠纷案例入选“中国公证十大影响力新闻”。
八、云端普法丰富新场景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域开展“云端普法”进园入企专项行动,累计服务企业4000余家、职工近30万人。推出全省唯一6类重点群体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学法系列读本,法治素养基准基本实现“一县一版”,新增培育法律明白人4887名,建成法治实践工作站112个。
九、涉外法治激活新动力
出台全市推进涉外法治工作、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两项实施方案,确立涉外法治年度十大重点项目。8个项目入选全省涉外法治“揭榜挂帅”项目。14家律所入选省涉外法律服务联盟成员单位,11家律所、2家公证机构和1家司法鉴定机构入选省服务业领军企业。27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114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人才库。杭州国际仲裁院挂牌成立,全年涉外仲裁案件、标的额分别同比增长70.93%、67.98%。
十、法治队伍再创新业绩
全市律师总量近1.8万人,增长9.01%,全省占比38.8%。公证、司法鉴定业务占比全省三分之一强。有序组织完成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等市级以上先进集体110个、先进个人195人次,其中,1名干部获评2024年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为全国行政执法领域首次。